序 言
---追溯水源木本,厚望继起之英
龙溪境土,隶栝舆图,星分处士,乡号三溪。有山堪樵,有水皆渔,俗美风淳,宛似武陵胜境;泉甘土沃,诚同盘谷桃源。故我始祖德洽公(亦称云公),南宋绍兴年间,乐山水之清幽,喜人文之淳朴,辞别厦阁故里,来结隐士之庐。
夫吾祖传世,首以孝悌。尝闻水无源则竭,木无本必枯,此理之自然,无足怪矣。试看人生,天地间谁无祖宗?祖宗者,子孙之根本也。故君子所为,务本者即孝亲敬长,能孝敬者必知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睦族,睦族之道即开创文明家园构建和谐社会之本矣。
远溯应氏我祖,公元前1046年间,仰周武王姬发,封四子姬达(出自雍妃)为应侯,尔后立国为应(辖今河南宝丰以东、鲁山东南及平顶山市区、叶县、郏县、襄城诸地缘),并以鹰为族徽,子孙以国为姓。姬达更名应叔,字儒林,号仁寿,讳韩,即应氏第一世祖也。时建都于平顶山之古镇阳,后历经350余年,治国安邦,振兴家园,创造西周应国之辉煌历史,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作出莫大贡献。后簪缨累代至晋武帝时上下九世具以文章轩冕相袭爵禄,官至半千,紫袍金带内外文武并全。秦汉以来,素称望族,此乃汝南之古派也。
时至江南应氏(外纪46世祖)自东晋镇南大将军“冠阳侯”讳詹公者,始于元帝渡江时(公元321年间),以军功列爵,后镇处婺(现金华丽水及浙东南等地)卒于官(今永康芝英),翌年转葬钱塘,建塔“六和”。其子孙散居江南各郡。至五代时有(外纪64世祖)隐阶公者,字缓(公元864-953) 昭宗大顺(公元890)间仕杭州观察军事衙推,于梁开平戊辰(公元908)由婺徙钱塘,其地属浙,号曰浙院祖,唐天复辛酉(公元901)间授江西判官,唐天佑甲子(公元904)间晋升度支铁盐使,后因兵革之扰转迁浙东宁海梅林,以孙贵赠会嵇郡公。梅林传五世,衍至节岩、傅岩兄弟两公(69世),复自梅林迁至仙居夏阁。至此1-69世俗称外纪。
外纪69世节岩,生纪公为内纪1世祖,再传五世至德洽公(内纪第5世),南宋绍兴(公元1131年间)自夏阁徙居今之缙云龙溪清音谷(现三溪应)。从内纪第1世祖纪公到目前之33世(约公元1050年——目前2022年),已谱就千年繁衍振家之史。芸芸儿孙生息发展及大江南北。
凤山钟灵,龙水毓秀。南宋绍兴,云公德洽,寻幽觅胜,徙居龙溪。取静凤山,建第造田;寄情龙水,生息繁衍。冠阳绍芳,瓜瓞绵绵,近九百春秋;应氏昌盛,一乡赫赫,发四千余裔孙。远溯祖德宗功,应裔先辈郡受冠阳继汝南始于周武;近追水源木本,龙溪吾族支分厦阁由宁海传自钱塘。勉思远祖,才名并美,卓荦不群。不乏三槐有种,亦尝五桂腾芳。文可经天纬地,武能定国安邦。忠臣显宦不绝,哲贤雅士辈出,父子御史耀祖,忠孝耕读传家;展视今日,各踞胜地,衍遐迩,越邑跨省,远涉重洋。八仙竞雄,共创文明。男女拓展新蹊,老少同奔小康。耕者,创业置产,粮丰林茂,衣食饶裕;读者,风华正茂,宏猷四发,业绩卓著。更有甚者,或勇攀科学高峰,大振国人志气;或标凛时代前列,泽衍五洲四海……。诚乃悠悠应氏,仁深累代,士农工商,英贤济济,诗礼耕读,声威振振。
适逢今日,欣逢盛世,文理明顺,行见树帜。壬寅清明祭祖之时,族俊共议:物换星移光阴不待,时距上届二十有四,戊寅壬寅生卒巨变,续修家乘刻不容缓。倡议既出一呼百应,尊祖敬宗老幼共识。组建理事神速启动,寻缺补残马不停蹄,额外乐助争先恐后。搜集分户资料,追寻历史痕迹,整理家乘文献,呕心宗谱品味……无不尽心尽力。为了便利宗亲翻阅查找,适应当前文明世风,经理事会合议,调整了《凡例》,将上届内容细化类归:追根溯源、谱规祖训、祖德宗功、史事钩沉、山川坟图、艺文遗珠、世系流支、昭穆直传、代有余庆等九大类。把原来上下两本(卷),扩充并整编为一部五本(卷),将上届的龙溪冠阳《应氏志》还原为祖宗命名沿用之龙溪冠阳《应氏宗谱》,且配以精美谱箱以利珍藏。通过理事会和编纂人员的不懈努力。终于:列前朝族望依依如昨,编历代变衍隐隐若现。况且乘修谱契机,将山头塘西东应共奉祖坟修缮一新,又开拓了宽敞陵道,以便裔孙拜祭。
祖坟乔木发千枝无非一本;长江流万派总是同源!值此龙溪应氏第二十一届修谱大功告成之时,尤望族人同胞、继起之英再接再厉,深谙尊祖而敬宗,共识孝亲而悌长,遵前贤祖训,敦仁厚之俗,兴礼让之风,学君子之本,念乡愁情结,团结进取,造福子孙,报效社会,光前裕后!天佑吾族:千秋兴旺,万代荣昌!
在下才疏学浅,语无伦次,有负族亲重托,恳请海涵是为序。
龙溪应氏宗谱21届续修理事会 第29世孙 子根 敬撰
岁次壬寅 (公元2022年)荷 月 吉日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