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好文章 >

人生杂谈

时间:2022-05-30 10:13:40 来源: 作者: 点击:

早晨起床,东边出太阳了,阳光普照大地,这很好;如果遇上天下雨了,这当然也很美好的,因为,万物有了水的滋润才会蓬蓬勃勃的生长。至于春夏秋冬,风霜冰雪,作为人来说你的心情就只能顺其实真,怀道至美。若是只去在于自己的所谓“利益”,那么“怨天尤人”的情绪就会有了“理由”。人的“好心情”就必然隐藏着“坏心情”,“坏心情”也会挟带着“好心情”。这是什么情况?这是由人的感性相对观念与立场所决定的。人的意识与情绪就是分别,就是弄出一个“彼与此的关系来”,并且细化成碎片的。自我是狭隘,就无不被欲望所套牢,所绑架。

在这里特别值得来看一看的是——“知识就是力量”——这在我们的社会中似乎成为了最响亮的口号;也似乎成为了大众人生的格言。事实上,这是很片面的。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更是不能把“它”来作为崇尚。那样会误人子弟。只因我们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老子、庄子的“玄同”就是真正的根。“玄同”是一个什么概念?它告诉我们的究竟是什么?这是必须要搞清楚的。作为每一个炎黄子孙,搞清它才是真正的强大所在,才是无敌的智慧武装。要知道那是通达天地的桥梁,是吸取大自然的能量之道。我们懂得“玄同”之理就会对“知识”有真正的取舍与把握,就会知道天高地厚,就会明白社会的构结与人生几何。

“知识就是力量”是笼统的,这是最容易把人导向到“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物质体系”上去。这对社会与人的个体生命走向都会造成混乱和困惑。首先我们要知道“知识”是人感性的产物,它总是意味着在人的外部。它所给人带来的仅仅是后天谋生的作用。显然的是任何知识都有它的两面性,即善知识与恶知识;有它的正面作用与反面作用。也许有的会说“工具性知识”就没有两面性,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只要没有源于自己的“玄同”就会是分裂症的。他(她)所有的知识结构就一定具有两面性。对知识的获取与使用必然会带来正反两面性的效果。

就人而言不能一味地去“知识”,而应该保持自己的“无知状态”——也就是说要善于“知无知”。“知无知”就是本性,就是天性,就是真正的觉醒。这样,人才会不脱离大自然,才会富有道性。从而人为与无为相结合。这是秉承了大自然的法则的。这样,人真的会具有灵性、灵感与灵魂。这样,“知识”也会成为智慧的。

“知识就是力量”是“泊来品”,它符合西方人的性格与人生哲学。

人一旦具备了“玄同”的心态,就会尽处当下,不会“这山望着那山高”,被欲望牵扯,形成情绪与感情化以及取舍的模式。因为你不与大自然分割,你就会平衡。你会有所为(即人为),也会有所不为(即自然为),只因你的能力与能量都来自大自然。你不强化自我就不会让欲望独立,从而避免了相对性,不有是非分别。否则,我们的任何善与任何恶都只会令情绪与情感不平衡。

人应该承认和接受自己的无知,臣服自己的神秘与奥妙,而这正是原始初心之所在;正是人自身隶属于大自然的事实;正是自己真正开心与快乐安然无恙的源泉。所谓“知识”只是我们凭着感性与意识去获得后天谋生的工具,它并不能撵走人的本性。因此说“知识”在我们的人生中不能喧宾夺主,不能成为我们与大自然相隔阂、隔离的筹码。那些年幼的孩子从小就被灌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呐喊实是对人性的摧残!因为小小的年纪就被转入了残酷竞争的漩涡,盲目的相信了“知识就是力量”。谁知道知识不加自己的理解与选择愿来该有多么的可怕!因为人不固自己之本,知识就总有它的两面性。一方面可以给人带来正当利益,但同时也给人产生负面效果。所谓“知识的海洋”也正是人生的“苦海”;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也正是人盲目的被功名利禄所绑架了的事实。人若是本性不失,学任何知识都不会怀苦,而只会快乐。人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权衡利弊的。我们有的人不是终生痴迷于娱乐知识吗,到头来却是以“娱乐至死”收场!

某些西方国家没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他们是以“资本利益”来作为立国之本的。因此“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就是灯塔,这样,对知识的器重与追求以及竞争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的精神信仰不是来于自身,而是来于外部,由此特别注重什么宗教,这正是他们一切虚伪与丑陋的源头。

人如果被后天的知识武装了,就意味着与大自然相分割,这样人是虚假的,封闭的,失落的,恐惧的。要明白人由后天的知识与科学所武装的生命毕竟是有限度的。

明白“知识”在人生中所处的位置并非“力量超前”,它只是人谋生被利用的工具,而且,其工具也要看透它的价值。否则,“知识”也会如同垃圾污染我们的环境与占去我们的空间。况且知识总是要与时俱进的,它在不断地变化,不断的更新。一些知识诞生了,一些知识就要遭淘汰。如此,作为人怎么可以把自己的全部都押在“知识就是力量”上呢!人必须要在于知道自己的无知与奥妙,要“天人合一”;在于什么是可知识的,什么是不可知识的;什么是可作为的,什么是不可作为的;什么是人为的,什么是由神秘与奥妙所完成的。

这就说明人不要自以为是,不要人为的把自己在“知识的领域”封城与孤立起来,剪断自己的神秘与奥妙的纽带。

到了今天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多得简直要“爆炸”了!尤其是在西方的某些文明与文化摧逼下,人对知识的欲望更加膨胀。这使我们更加浮躁,更加不能安分守己,更加把内在掏空了。我们稍稍委身一下自己就会感到特别孤独寂寞;感到恐惧与无所适从。纵然平时有所谓的精神充实也无非是由娱乐尘情,由自以为傲的什么才华与才艺所呈的。要知道我们断送了自己内在的神秘与奥妙性就是成为了大自然的弃儿,当然,这实际上是我们自己抛弃了自己。

人和人类打着“知识就是力量”的大旗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天性、本性;完全孤立了自己,从而虚妄与狂妄与野蛮,所谓“文明”只是遮羞布!对大自然怀着“揭穿老底”的心理与意识。尤其是西方的文化、文明与哲学更是以“实用主义”作为核心来对立着大自然。事实是人只有“知识结构”而没有了自己神秘与奥妙的本性,就没有了对自己(也正是对大自然,其实是一体的)任何的敬畏之心。我们中华民族,尤其是老祖宗总是注重人的“天人合一”的,所以对“知识”总是讲究一个“度”的。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人类,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都只能去内在寻找,事实上,只要你保持了神秘、奥妙与自己的原心,所谓的内外分别是不可能的。这也为什么说人类自古迄今连一个“和平统一”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原因是这问题就在于人类的文明、文化与知识走的是一条感性致外的路,背叛了人类自身的天性。因为单纯致外那只会强化人的自我分裂,从而形成野蛮下的“文明”;形成强奸下的“知识”与“文化”。这也为什么所有的“教育”从一开始就着重于外在“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人之初,性本善”的开发。

人,说透就是一个从无知来,又到无知中去的过程;当然也是一个从神秘与奥妙中来,又到神秘与奥妙中去的过程。而人生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在这个“过程”中去觉知自身的无知、神秘与奥妙。而并非全是要用什么“知识就是力量”来武装。永恒的实体不是知识,而是无知、神秘与奥妙。人倘若这样觉知才会具有完整与全然的心态。

透过真实,不难看到我们人在大自然面前永远是处于隶属关系的,人类仅仅是大自然的一个“设计”。所以说我们人没有任何“本事”要另开“炉灶”与大自然“分家”,甚或要凌架在大自然之上。尤其是在“知识结构与知识领域”上不能强化自我执与自我见,否则,“知识”就会形成暴力与野蛮!人好比是树上的叶子,只有真正看清楚了才知道叶子究竟意味着什么。

纯粹的当下自然,这是植于本身的奥妙与神秘以及无知的。这就是人的终极目的。也就是人的归宿。所以,人在一生中只能像春天土壤中的种子一样去“变更”,也就是生根发芽。而这就是“玄同”提真的写照。这样,人才会超越生与死的虚假意识层面。如此人会单纯、简单,一切遵循自然规律。古人云:“学须反己”,“知识”的确是到了该是“知”自己,“识”自己的时候了!

相关文章推荐:

-
最新评论

还没有人发言,您是第一个,来说两句吧!

爱读文提醒您遵守政策法规,严禁发布广告评论。
用户名:
赞助商链接
本类经典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