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好文章 >

也说人生

时间:2022-02-28 15:08:29 来源: 作者: 点击:

花有花期,人有寿期,花期凋谢,来年再现,寿期逝去,一去不归。谈生论死的话题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这个奔七之人也想在此说道说道。

在大自然的生命周期里,有些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满山的鲜花,春来绽放,五彩斑斓,鲜艳夺目,开得再艳,多么的妩媚,绽放过后,很快转入下一个生命周期的轮回。人的生命何尝不是如此,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扬起了奔向灭亡目标的帆船。一路艰辛,狂风骤雨,在奔向目标的过程里不管是穷途末路,尝尽人间的酸甜苦辣,还是高光靓丽,显赫尊贵。在人生的旅途里都只是短暂的一段路,如同花一样,花开一时,终了避不开凋谢枯萎的时光。人在一路上认识的人,结下的情,纵然你海誓山盟,长长久久,最后都销声匿迹;在一路上做过的事,即使是轰轰烈烈,成绩斐然,也都是阳光中的一瞬,普照片刻,在生命的周期里暗淡、破灭、遗忘。

这样看来,生命的过程毫无大谈特谈的意义和必要。很多谈人生的文字里,不管你说的天花乱坠,形容的多么的美好,描绘的多么生动、深刻。在我看来,其本意脱离不了一个“死”字,如果忌讳这个字,可以用其他的说法代替,如皇帝老爷子逝去叫“驾崩”,以及老百姓的“驾鹤西去”,佛教里的“圆寂”等等之类的说法。

人们之所以大谈人生,有的文章里还出现了一论二论再论的篇幅,尤其是上了年纪的高寿老人,他们更觉得自己更有资格谈论人生,把人生论述的多么感慨,多么地看破红尘,感慨万千。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都是一个谈死的心理在作崇。话题翻来覆去的说,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文中隐含的就是一个“死”字。

总觉得余生不多,才回头感慨一下自己的人生如何如何。好像是在总结人生,其实都是在面对前面的死亡在述说和感慨,或者是对生命长久的期待和盼望。所以,我觉得老年人谈人生的居多。什么望八望九之说,米寿、白寿、茶寿之谈。此外在我国传统的寿称中,常见的还有“而立”、“花甲”、“不惑”、“古稀”、“耄耋”、“期颐”、“喜寿”、“白寿”、“茶寿”“卒寿”、“还历寿”等等。

五花八门,依据汉字的结构各有解释,各有说头,眼花缭乱,只要你上网一查,上面的这些含义一目了然。在青少年中基本没有这种现象。还有一些人在网上发文说,人间的饭吃一口少一口,身边的人见一面少一面,脚下的路走一步少一步。人生未必来日方长。看了以后,就觉得离死已经不远了,病入膏肓了,一只脚已经踏入了鬼门关了,给人一种紧迫感的压力,赶快抓紧时间享受现实,不然来不及了,后悔莫及呀!

我觉得,大可不必,写一点论人生的文章没有什么歧意,但太看重了这个人生也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你是高光显赫的人生可能使人羡慕,你有腰缠万贯的显贵人生,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可能使人嘴馋,但多数人达不到,也只能在此表白一下,容易把人带入虚无缥缈,可望不可及的境地,也只能达到炫富的目的,甚至有些人在背地里仇富和嫉妒你;你是尝尽了人间酸甜苦辣的滋味,跌宕起伏,士途不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痛苦不堪,即使你有这样的人生,大家也只能和你一起伤心落泪,被你带入灰暗的境界,甚至有些人在暗地里取笑你、可怜你。我曾经写过一篇怀念父亲的文章,表达了父亲的人生不易,最后带着遗憾离世。

在我看来,父亲的人生影响了我,但一个编辑给我个评价是,文章写的太低沉、压抑。对我来说,我真不知道怎样把父亲的苦难一生写的华彩高光,美丽无比。这样看来,你的一纸人生的好文章并不能博得别人的欣赏。我猜想她是一个比我小的多的年轻人编辑,比较现代和阳光,喜欢一些轻松阳光的文章,我也只能自己欣赏去罢了。欣喜的是,在另一位编辑那里在网上得到了推荐。也只能认为人们的角度和履历不同而已。

谈人生的话题太多太长,说万道千,我还是比较欣赏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对待人生以至于生命的态度,“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是陶渊明的名句。 大化”,指的是天地变化的整个历程。陶诗的前一句可谓“宇宙观”,宇宙万物无非是一个大化流变的过程,后一句可谓“人生观”,在这样一个变化面前应该做到不以物喜,不为己忧。

季羡林大师经常说起陶渊明诗中的这句话: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意为:人生在天地之间,不要为自己的事忧心忡忡,怕这怕那,海那么阔,天那么空;你应尽的责任,就自自然然地尽伦尽职吧,不要老去计较你可以得到多少回报。)季老说这就是他的座右铭,在他的散文集里多次出现。人活在世界上就应该随遇而安、处之泰然,不管什么事情,哪怕生死也是如此。上古时代的三皇,今天又在哪里?彭祖传说活了八百岁,可是也会终结,再想留在人间实在不可能了。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是贤人还是小人,都难逃一死,死后没有区别。

倘若如形所说,每天喝点酒,或许可以暂时缓解不能长生的苦恼,但是长期下去伤身子,说不定不但不能长生,反而减寿了。倘若如影所说,多做善事确实是件好事。可是留名于世是那么容易吗?又有谁来赞誉你的名声呢?老想着这些事啊,实在有损我们的生命,不如顺应天命,放浪与造化之间,听从天的安排,顺其自然,不因长生而喜,也不因短寿而悲。待到老天安排人生到了尽头,那就到了。此外,不要为这些多虑了吧。有些人说这首诗过于消极,在我看来,这就是人生的现实和实际,实实在在地解读了人生。比那些高谈阔论、虚虚假假真实的多有用的多。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儿。

从陶渊明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自己的生命价值有独特的思考.他拒绝在天国中求得永恒,更不在乎死后流芳百世,而是希望在"纵浪大化中"实现自我的超越."纵浪大化"就是返回自然,其意义包括返回外在自然和内在自然两个层面.对陶渊明来说,返回外在自然就是弃官归隐,享受山水田园之乐;返回内在自然则是实现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同节律,让生命随大化而永在。多么高的人生之谈和境界呀!1600多年前陶渊明的人生观,难道不值得我们活在人间的一切人借鉴吗?

说道到此,一家之言,或许是一个吃饱了撑了的一个无聊的话题,白写了这么多无用的文字,寄望批驳了!

相关文章推荐:

-
上一篇:成长中的你我他
下一篇:伟大的灵魂
最新评论

还没有人发言,您是第一个,来说两句吧!

爱读文提醒您遵守政策法规,严禁发布广告评论。
用户名:
赞助商链接
本类经典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