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些天读过这么个故事,说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有一位商人深一脚、浅一脚在崎岖的山路上匆忙地跋涉。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从远处传来,让他弯下腰多拣些石子,并且说在天亮后肯定会有用。这商人感到非常诧异,虽不太情愿,但经过思考,还是蹲下了身子,拣了些细小的石子,放入进了口袋。一抹曙光出现在东方,天放明了,他也走出了逶迤的群山,可想起在晚上发生的事情,他的心中仍有些纳闷,便不由自主地打开了袋子,而映入他眼帘的却都是晶莹剔透的各色宝石。那商人心中自然很后悔,可再看那山时,却没有了踪影,使直在心里说:“我怎么就没有多拣些呢?”
小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按要求去完成他布置的作业,便总感到上学、做作业只是需要完成的动作。尽管有时候也显得勉强,但还是做了。可当我们长大后却会发现:那时候,我们所学的东西是多么宝贵,而我们学到的又太少、太少了。可是,我们的童年已经不再了。
(二)
长期以来,我一直感动于一纸文字。说鹰在自然界是最长寿的鸟类,通常可活到70岁以上。然而,在它们活到40岁的时候,两支爪子就开始老化,更无法有效地捕抓猎物了。它的喙也变得又弯又长,几乎可碰到自己的胸膛。它的双翅更是因羽毛又厚重,再无法飞翔。到了这时候,对于鹰便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蝉脱般去赢得新生。鹰的选择往往是后者。它总是努力地飞到偏僻的岩顶,用喙去击打坚硬的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再长出新喙后,再用喙去一根根拨掉老化的指甲,并用新的指甲一根根拨去身上的羽毛。待新的羽毛完全长出,它又赢得了30年的新生。鹰的这个过程悲壮而痛苦,通常却需要用5个月时间。5个月,却使它再一次搏献技击苍穹。
而作为人类,几乎所有人,在历经半生的尘世浸染后,身上都会沾满种种惰性,或思想僵滞,观念陈旧。或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或世俗压心,红尘罩顶。或物欲熏心,唯利是图。如此等等,都使生命质量大打折扣,并影响和束缚着我们的行为。这时的我们,也往往面临着两回事种选择,一是墨守陈轨,等待消亡。二是清除惰性,重塑自我。重塑的过程虽然很痛苦,却能够为我们赢得新生。
(三)
对生命的启示也往往存在于许多方面。一位于老人就给我讲过这么件事情:有位生物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把一杯热水放在桌上,然后把一只青蛙投放进去。因水温太高,青蛙刚着水就跳了出来。这位老师看了看学生,又换了杯冷水放在桌上。然后,让学生再捕住那青蛙放进杯中。因水温适宜,青蛙进去后便惬意地爬着,一动不动。这个时候,老师把杯子端了起来,让同学们认真看过之后,就把它放到了酒精灯上,慢慢加温。水温变化着,青蛙在杯中的样子却没有变化。当青蛙感觉到水的温度已热得过头时,却再也没有了要跳出的力气,只好等死了。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对于暴露着的危险,都会极力去躲避或者反抗。而当我们习惯了某种存在的方式,并自得于这种存在的时候,便会忽视它潜藏的危险。而这种危险,一旦来临时,给予我们的却总是一种致命的毁灭。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