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感悟好文章 >

论道

时间:2020-10-26 09:49:56 来源: 作者: 点击:

道不自醒,道不言寿。

道不问道,道不言传。

道是什么?求佛拜神是道,人定胜天是道。身体力行是道,用人不疑是道。花鸟虫鱼是道,飞禽走兽是道。天圆地方是道,宇宙星辰是道。道是一种认知,一种演化。道不恒定,不可以传世。道不守一,不可以致知。

然而,道存在,无论你想不想,它就在那里,变化着适应着更替着。如水无常,如火炽烈,如木生长,如金肃杀,如土厚重。皆在其中,这便是道。一切规律并非永恒,一切认知也并非永恒,所以道不永恒。修道悟道,说起来玄,其实人生来不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从懵懂无知到咿呀学语,从青春少年到垂暮老者。谁能说这不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领悟的过程?认知什么,领悟什么,很多很杂很乱,所以就将这些统称为道。道在其中,我在其中。我未知我一生,又怎么可能认知我的一生,怎么领悟我的一生。道不自醒,如同登山,在山腰就看不见山顶才能看到的风景。就算登顶了,又怎么敢说看到了整座山的风景。

道修身,修心,修性。有人总喜欢冠以长寿的妄念,所以烦恼不净,所以执念难除。到底害身伤己,倒不如不去想着道。如果想要长寿,学些养生延年,才是正途,何苦执着。

世人不同道,互相质疑却并不能得到什么。道是一种行进的感觉,在自己的路上而非他人的路上,去否定他人的思考又能说明什么呢?认知可以有证据来辩论事实,然而领悟又怎么可能万心如一。不同角度,不同思考。道本来就没有什么境界,三岁孩童的道是道,八十岁耄耋的道亦是道。认知可以完善提供更多的角度,但领悟如何分出高低。童子认为太阳中午或者晚上更近,你尽可以去纠正,但从中领悟的“孰为汝多知乎?”这种质疑权威的戏谑却似有若无的战胜了“多知”的夫子。道没有高低,但却有圆满和不圆满。容易被他人思考左右的是不圆满,不再被他人言语左右的就是圆满。即便是杀生如麻的屠,若死不悔改,那他的道就是圆满的。也许是恶人,但善恶也不过道不同而已。道本就是所谓认知所谓领悟所谓觉醒,万物都在这个过程,无论有没有智慧,但思考并不局限于智慧或者大脑神经之类。树木在思考,所以不断拔高去争取上层的阳光,石头在思考,所以被风打磨成各种形状。生命是珍贵的,但生命不是至高的。自然在思考,所以造化出了生命所需。这种思考,在古人的典籍中,被称之为生生,被称之为易。生生不息,这就是万物的道。

一如代代相承的家风,许多人总以为自己悟的道能留下,能发扬传承。其实不然,道最多能做到的不过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体悟,放到他人身上也就是个参照。也会会很有用,不过谁都不想重复已经活过的人的生活,那又有什么意思。人生,最值得期待的永远是下一秒,连下一秒发生什么都是百分之百的人生称不上人生只是剧本而已。传道传的不是道,而是经验和认知,有些不变或者长久不变的,可以广而告之,这便是传道。若是仅仅将感悟载册,倒不如付之一炬,也留的后辈一声凭叹,不至于引人入歧途。

相关文章推荐:

-
上一篇:在宽容中与人相处
下一篇:知足常乐
最新评论

还没有人发言,您是第一个,来说两句吧!

爱读文提醒您遵守政策法规,严禁发布广告评论。
用户名:
赞助商链接
本类经典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