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运输交通、网络走向成熟,当整个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时,地理上的距离越拉越近,但人与人之间总感觉少了点东西。物质世界和网络世界都充裕的现在,我们的精神寄托在哪里?
时间收割机——之低端视频
网络高速公路的发展,现已慢慢跨入了5G时代,足不出户,不仅可以览尽天下事,还能做尽天下事。但新的东西往往都是一把双刃剑,利用的好就无所不能,利用偏轨,可就残害当下。当小视频软件90%以上的短视频都不具有学习价值,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当综艺电视节目超过一半以上不具学习价值,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当电视剧、电影超过一半以上不具学习价值,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低智商、低俗、低正能量的网络视频与娱乐节目,消磨着我们年轻一代宝贵的时间,致使精神世界越发的空虚,可怕的是我们还自我感觉良好。
手机、平板、电脑几乎占据了与家人交流的时间,与亲朋好友的互动时间。下班与假期,更多的时间是尽情的自我挥洒,且挥洒的是毫无意义可言。亲人朋友之间缺少了交流,缺少了解,联系少了,感情淡了。长时间的问题堆积,使得矛盾激化,感情脱节,家庭分化。让人不禁感叹:朋友已不再是多年前的朋友。
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已变得着实困难,当葛优躺与短视频形成了完美的搭配,当走路、吃饭、上厕所等无时无刻都把脸贴在手机平板的屏幕上时,时间赋予生命的意义已然不知从何找寻,奋斗目标没了,行尸走肉般,消磨着人本就不长的一辈子。
变质的精神食粮——之庸俗书籍
当今社会阅读资源已是唾手可得,本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世界,知识赋予了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灵最重要的东西。然而在布满多巴胺的当下世界,有几个人能静下来读几本真正有意义的书籍。
现实是可怕的,充满了诱惑,温饱了就不思进取。书的海洋里也像如今现实中的海洋一样堆积着越来越多的垃圾,一方面我们呼吁不要再制造垃圾,一面又迎合着垃圾的产生。没有教育意义,与正能量偏轨对立的低俗小说、色情小说填充着整个网络。只谈男欢女爱的低端小说书籍,登上了畅销书榜单,拍成了数以万计毫无意义的情爱电视电影走上荧幕。我们的年轻人成天把这样书籍捧在手心,把这样的电视电影谈成趣事,把泛滥的荧幕男女当成自己的偶像。
庸俗之书籍正扭曲着我们青年、少年的三观,把人的创造思维堵在了深深的底层,年轻的奋斗之心缺失了,未来已不知该怎样交接。即使这样,我们的媒体还利用个别优秀的人物,个别优秀的团体,来渲染年轻一代是多么的正,多么具有创造力。然而真正深入到这个社会的人群中,才发现具有超正能量的个人及团体真的少之又少,而且正在转向落寞。我们是应该树立典型供人学习,但同时要意识到普遍存在的问题,不能以篇盖全。于是乎,是否该着手整治知识海洋里的垃圾,是否让那些正在毁掉我们年轻一代的庸俗之书籍不再有生长的空间。
腐坏的人生体验——之过渡游戏
当80后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玩的游戏,满满的都是童年的味道,这样的记忆是美好的,是值得一生收藏的。80后现已为人父母,当看见自己的孩子成天抱着手机玩游戏,吃饭抱着手机要人喂,睡觉时间抱着手机不愿放下,是否有隐隐心疼的感觉。我国少年接触网络的年龄已经低到了恐怖的3-5岁,过早的接触网络,导致青少年的视力下降、学习兴趣下降、动手能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有人会说让小孩子玩点电子游戏,有助于小孩脑子的开发,我认为此乃谬论。首先,玩是少年的天性,没有电子游戏自然会有其他类别的游戏可以替代,个人认为电子游戏相对于其它游戏更加不具备创造性。其次,电子游戏容易使人不能自拔,一旦沉迷虚拟世界就很难从中抽离,加之现在父母的溺爱与不顾,让其大量时间都消耗在游戏中。再者,游戏空间狭小且虚拟,使少年不能获得动手能力与身体上的锻炼机会,反之还会损害身心健康。
成年人的世界也好不到哪里去,电子游戏占据了我们生活的一大部分。同学、朋友聚会,不再是聊聊过去,展望一下未来,而是开黑撸;工作日不顾第二天上班,游戏玩到凌晨一两点;闲暇时间不陪孩子玩、不陪家人,而埋头游戏等等。当这一切成为常态时,我们却感受不到一点点的内疚。
结语:
时间是有限的,当过得乏味了,是否该静下心想想。多年之后,我们给下一代留下了什么,多年之后,我们是否还会有值得回忆的美好。绚丽多彩的世界,如果走过了,没有给自己的内心留下一点颜色,那岂不遗憾至极。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