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上学时还是有明显的铁饭碗思维,分配和转正几乎是人生一切奋斗的目标,记得在进入职场前看报道说美国人一生要换6、7个工作,我们就觉得好荒唐——资本主义社会好冷酷!可不知不觉间我如今已经换到第五个工作单位了,肯定还会有第n个工作,尽管我自以为是很不善于跳槽的,比我换得多工作的人多了去——似乎社会主义也温暖不到哪里去?!——可如今我们都已慢慢接受,这就是商业化社会的现实。正如股市和爱滋一样,与主义无关。
自从由农耕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就业就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就业率几乎成了经济晴雨表。每年毕业生数量似乎都是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数字,各机构都极尽喧染「最难就业季」,好象上大学除了为就业就没别的了,从象牙塔里出来的一批一批人就象是灾荒年的鼠群一样,但似乎也没见多少人因为就不了业饿死的,叫着找不到工作大多因为暂时的眼高手低。社会总是有它的动态调节机制,非机构和个人能左右,与其患得患失不如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喜欢什么和能做什么。
我曾经时时担心着失业,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担心,刚进城时担心没有资历没有经验;职场初期担心着工作做不好被开除;后来又担心企业破产倒闭;再后来岁数大了又担心老了没人要。此间也确实失业了几次,有我主动离开的,也有被迫离开的,也有被朋友挖到别公司的……只是最终都还是能继续干着活维持一口饭吃---不管是几千人的大企业还是十几人的小公司都不曾亏待我。求职间隙长的也就隔个1、2月,刚丢工作时也忧虑着怕不易找到,找着了又觉得还没休够又要上班了……总之,就是患得患失的。
十几年前在我眼里,过了35岁——甚至过了30岁就是社会的渣滓了,因为各色的招工要求上都明白写着‘28岁以下’‘30岁以下’……可我居然在渣滓的年龄上换了一次工作,更有甚者,此前有位比我还年长的前辈来我这儿应聘文编工作,虽因领域不太对口我没有录用他,可他也在别处找到了工作。
也许是多年职场练就了死猪不怕烫的癖性了吧,如今已过了打工的黄金年龄,却反而不怎么忧虑失业了,并非因为长了什么特别的本事,只是觉得无论如何只要有做事的能力我终究得工作着赚口饭吃,哪怕己六、七十岁,打工或创业或回家种地,绝无其它路可走,因为出生时我没衔着金钥匙,将来估计也不会有不劳而获的好事,唯有心态上的坦然,相信天不至于绝良人之路。
我设想:如果我明天失业,我要怎么做,毫无疑问:找我能做的工作!我相信薪资总不至于低到无法维持我的基本生活。如果一个月找不到怎么办?——再找一个月——再找一个月……。总不能坐在那里担忧。
关于蓝白领,关于城乡,关于体制内外,总有太多的悲观论点,农二代、无靠山、职位卑、待遇差……如果靠劳动赚饭吃是一件悲情的事,那么世间还有什么不悲惨的事呢?乡村教师不悲惨?空调安装工不悲惨?保安保洁员不悲惨?快递员服务生不悲惨?理发师油漆工不悲惨?公务员不悲惨?……
象我这样的打工族之间每当聊起‘前程’‘出路’之类的话题时总是无限伤怀,最常的慨叹就是:‘打工终不是长久之计’‘只是给别人干活’‘老板才能让别人给自己赚钱’……虽貌似很有道理,但我总觉得话语之外总混杂着一种企图不劳而获的情绪,似乎老板就坐享其成?!从本质上看,各样的职场角色都只是为一张床,两碗饭,若非说区别,最终还是回到个人心态、理念与格局。在这样的时代哪怕吃皇粮的公务员也未必能一个坑蹲到底。
安于打工似乎是为人不齿的,但是职业偏见更可怕。失去一个职业在如今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失去劳动的观念才是可鄙的。我以为若是仅止于通过正当劳动赚饭吃,我们为何要如此妄自菲薄,放大各工作的不同?或老板与员工,高工与普工,或公企与私企的不同?——各司其职端好饭碗就行。若你位高权重就极尽彰显与他人的不同,只能暴露你的浅薄;若老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只能表示你自卑到毫无自信。
高世麟(2016.02)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