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亿万人民从此当家做主。地处鄂皖交界的英山县岩河岭人也因此一个个喜极而泣,这让他们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光辉前景。1950年,岩河岭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刚一成立,时年18岁、工作处处在前的段昭想被一致推举为社长;继而于1956年担任升格后的高级合作社社长;1958年随着各区建立人民公社,农业生产高级合作社一律改定为生产大队,段昭想改任大队长。在配合完成党于各阶段一系列工作后的1964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正式转入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轨道上来。“鸡肠田,斗笠,十年九不收;田地少,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尽管岩河岭的生态环境与生存条件如此之恶劣,可怎么也档不住段昭想改造旧山河、开创新局面的雄心与壮志,表示一定要带领岩河岭的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岩河岭人民,也都义无反顾地紧跟着段昭想开启战天斗地、改天换地,以至翻天覆地的宏伟事业中来。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这就是旧社会岩河岭的真实写照。可是这在“天生反骨”、从不信邪的段昭想和岩河岭老百姓看来,那只是过去式。在段昭想一班人的坚强领导下,岩河岭干部群众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力投入到开山劈石,肩挑背驮,砌石岸,建良田,改造自然生态的壮丽行程中。
位于大队西南侧的方家垅,一条大河河漕深达十几米,段昭想将劈山、凿石、砌岸、造田的第一个重大战役便选在了这里。雄心胜过天的段昭想决心要让高山低头,顽石成金;河水让路,改向西流,誓将大湾沟建成具有标识意义的沃土良田。就这样,一场惊心动魄与天斗与地斗决战大自然的搏弈,就此轰轰烈烈地打响。开弓没有回头箭,正是中流击水时。岩河岭人笃信愚公移山的啃骨头精神,男女老少齐上阵,大家同声震天吼,“万块石头一条岸,万担泥土一亩田”!打炮眼,炸石头,抬石料,砌石岸;挖泥土,土车运,扁担挑,填土方,岩河岭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以程璞德为首的石匠班,和以程菊香为头的铁姑娘挑土班,差不多不分昼夜轮班苦干,不怕严寒酷热,不惧冰天盛夏,连续奋战两个冬春。也因此,壮怀激越、铿锵前行的人间奇迹就此横空耀世:1966年建成28条大石岸,耗石材28万立方,填土100多万立方。段昭想带领岩河岭人民初战便大获全胜,新增高产粮田60多亩。第二年,新改农田水稻喜获丰收,这让岩河岭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从而更加激起了他们战天斗地的昂扬斗志。
就在岩河岭人一路乘胜追击,接连成功拿下垅畈石岸、葫芦包填土造田几个战役的欢呼雀跃之际,1969年的一场特大洪水爆发,一下子将岩河岭的老百姓浇了个透心凉。新开垦出的田地毁损严重,秧苗几乎全被水冲沙压。在严峻的自然灾害面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段昭想没有丝毫退缩,吃够了旧社会苦头的岩河岭老百姓也毫不气馁,反倒进一步激发与增强了战胜洪灾的信心与决心。他们一方面展开生产自救,扶秧苗,补缺棵;另一方面采堤内损失堤外补措施,广种荞麦等速熟农作物,不仅挽回了损失,而且又是一个丰收年!岩河岭人也因此,一个个喜极而泣。
有了以段昭想为首这样好的领导班子,岩河岭什么样的人间奇迹不可以创造?观音畈,小田一律改大田;李家垅造新地,改良田。仅此两改,一下子徒增肥田130余亩!信心百倍的岩河岭人跟着段昭想,接着就是大战段家垅、月形山,就此两战的接连征伐,新增沃土80亩。也是经过连续几个冬春的砌石岸、改大田、切山脚、河改道、垅连垅踏冰卧雪、焦金流石的艰苦奋战,改建成了30多块好粮田,又一次徒增良田140多亩!
在段昭想的深层意识里,若没有很好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就是创建再多的良田沃土,仍不能从根本上确保旱涝保收,显然无异于瞎子点灯白费腊。水,水,水,只要解决了水的有效灌溉,才算真正抓住了岩河岭发展、壮大的牛鼻子。于是他们将原于1963年修建月形水库7万立方米的基础上,大坝再次大幅度外移30米。曲坝改成六米宽的直坝,长170米的坝堤增高20米,筑土30多万立方米。一个面积仅只2.6平方公里、人口也才700的小小农业生产大队的水库库容,就这样一下子暴增到了50万立方米,达到大大超乎想象的国家二级水库标准!不能不由衷感叹,此乃奇迹中的奇迹!全大队1100多亩农田和土地70%以上也因此得以实现自流浇灌,并且友情支援安徽邻里浇灌50多亩,还能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紧接着,为方便人们出行,接连又修通了全大队环形公路。充分享受普天实惠的岩河岭人,无不欢欣鼓舞。
蓝图绘就了,山河变样了,面貌变新了,历史翻篇了。“水库山上建,渠道盘山转,山头建梯地,山下成大畈”,段昭想当初誓言一定要将穷山恶水、穷村僻壤的岩河岭建设成锦绣山河、通天名村的所有终极目标,如今一个个全都实现了!“挑战种种不可能”的岩河岭神话般创举,就这样浓情热烈地诞生了。岩河岭人民从此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自主,彻底甩掉了只能依靠上天吃饭的旧魔咒,开创了一个人民真
正当家作主的新纪元,也因此他们第一次过上了富足的美好新生活。
然而,我从采访中获得的大量资讯中深知,这些光辉成就和幸福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人们并没有忘记,在改造山河生态终年不止的讨伐征战中,段昭想和广大岩河岭人的付出是多么的辛酸、困苦、痛楚、危难、艰险。十数年间,他们一直都是过着勒紧裤腰带、顶寒天、冒酷暑的苦日子,始终没日没夜地辛勤劳作,披星戴月地力苦干。也因此,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动人事迹。在采访中,他们敢为人先、气壮山河的超凡壮举无不深深震撼着我。实至名归,他们是时代的英雄,人民的典范,社会的楷模,民族的脊梁。在这里,我且撷取几例。
在你追我赶的劳动竞赛热潮中,为了赶工期,力求超额完成任务,就在月形山一次施工放炮过程中,突然出现了许久一直未爆炸的一枚哑炮。这让自从参战以来一直都是标兵、年方17岁的热血少年万闯不免焦急万分,担心这次工程会落人后。也许是他顾不了那么多,因为他实在太年轻了,竟然冒着生命危险急忙赶去排除险情。可是,惨痛的悲剧就这样不依人愿地发生了。当他刚一抵达工位,哑炮突然爆响,倾刻间他被掀起的巨大气浪和纷飞暴而起的乱石抛向高空。不成想,万闯第一个倒在了重拾旧山河的壮烈行程中,也倒在了他一切才刚刚开启的人生起跑线上。万闯的牺牲,哭晕了岩河岭人;万闯的离世,是一道无形号令!在送行的路上,全体岩河岭人一个个激动地挥拳表示,一定要完成万闯未竟的事业,不达目的誓不收兵!
在改造段家垅的工程中,施工人员落脚程璞瑞家。时值大家正在吃自带午饭,这时刚好是工地放炮时间,飞溅而起的碎石将程家房屋砸了很多窟窿。满碗都是灰、砂怎么吃?程嫂苏孟莲见此情景,顾不了自家砸坏的房屋,立即忙着对大家说:“你们别着急,饭不能吃了我再做”。第二天就有段子迅速在工地流出:“苏大嫂风格高,昨天放大炮,屋子震破了,满碗都是灰,实在难下咽。‘社员们,莫生焦,饭重煮,菜重炒,管够饱’。不是夸,苏姐的手艺高,饭菜的味道实在好”!
储成中砌石岸不小心砸伤了中指,一时血流不止,十指连心呀,痛得他两眼放花。但当看到工程吃紧,唯恐影响工期,便谢绝了众人要他找医生包扎的关心。只是将自身衣服撕下破损的衣匾简单包扎,便与大家一起抢进度、赶任务。经他砌的石岸多达几十处,没一处垮塌。段昭如砌石班也是把百年大计放首位,从不马虎了事,始终保持质量第一。
岩河岭人也没忘记,除了段昭想,还有段茂成、王贤可、王义申、王守中、程璞政、万光灿、段桂芳这些领导班子成员,他们也都一个个功不可没。没有他们的团结一心、共攘大计,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大家自然更不会忘记,在历次改造大自然的战斗中屡建功勋的程璞德、段爱清、段大仟、段大怀、段桂宜、段大成、段大栋、黄平、段梦金、王桂香、万经学、储茂元等一大批劳动模范。
早在1969年洪灾那年,省长张体学立即来到原曾长期打游击的英山视察灾情。当他惊闻岩河岭人不屈不饶战天斗地改造大自然的英雄事迹,特别是面对重大灾情来袭损失惨重的英勇抗争精神深深震撼,便亲自前往地处偏远的岩河岭进一步察看。当张省长看到这一气吞山河的伟大壮举时,激动地说:“岩河岭人民有志气,有魄力,改天换地,小田改大田,开创新局面。岩河岭不仅是英山学大寨的先进典型,更是全省学习的好榜样”。并就此向全省发出庄严号召,“远学大寨,近学岩河岭”!并在此,亲手栽下一棵松苗。如今这棵直刺蓝天的松树冠如伞盖,傲立浩瀚苍穹。其后,始终将岩河岭战天斗地大业放在心上的张省长癌症已全面扩散,就在即将离世之际,忍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巨大病痛与折磨,又一次亲临岩河岭视察,这给正在艰苦奋战中的岩河岭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精神鼓励。
电影纪录片《英山巨变》中多达21%的镜头均选自于岩河岭,岩河岭人民傲雪欺霜、劈山造田、改天换地神话般的惊天壮举,从此走向了全国大众视野。一时间,前来参观、考察、巡视、取经的团体络绎不绝。就连远在欧洲的阿尔巴尼亚也无不深受感染,成为第一个万里来访的外国参访团。
然而,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曾经一枝独秀、辉煌长达几十年的岩河岭,在全国蓬勃发展群起奋进这一大时代的汹涌浪潮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显著落伍了;这面耀遍全省乃至全国的鲜艳红旗,如今已黯然褪色了,从此再也无人记起;还因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信息迟滞,发展受到制约,因而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更因人才青黄不接呈现的断层,从此再无段昭想那样一心为人民大众忘我献身的引路人,岩河岭如今早已沦落为偏之一隅籍籍无名的小山村。
可是历史从来不是孤立的,或许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融与沉寂,自会有其脉络赓续向前。因为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趋势总是前行不止的,即使出现倒退,那也只是短暂的,一时的现象。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段昭想等老一辈人开创的事业终于后继有人了。2019年,以程世俊、王水平、程世友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终于接过了早已脱序、滞后与延宕多少年的接力棒。岩河岭人从此又可以继往开来,将富于创造力的岩河岭愚公移山、劈石造田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不达目的决不摆休的程世俊一班人,誓将老一辈创下的江山建设得更加富裕、美好。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谱新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时代,具有新知识、谋略过人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一经组建,便以崭新的姿亮相于众人。他们陆续打出了让岩河岭人又一次看到美好前景的一系列“组合拳”,接连推出了足以让岩河岭人精神为之振奋的一连串超常“大举措”。一方面,他们深刻意识到,段昭想等老一辈创造的伟业已是天花板状态,再无任何拓展的空间。眼下承前启后的事业只能是,大力恢复一处处原曾多年遭受洪水冲刷导致损毁的垮岸、塌方、道路和水利设施工程。另一方面,升级、提档创业新思路,全面开创“智时代”。时代的变迁带来知识的大爆炸,也许两代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上一辈人“以力使力”的方式开创了神话般奇迹;而新的领导班子呢?则侧重于“智能”,要在“借力使力”上做足文章,谋求更大的发展格局。誓言一定要走出一条适应岩河岭实情,有着岩河岭特色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的新道路。
2020年兴建“竹炭加工厂”。利用人家竹制加工费弃的竹稍为原料,再加工成竹粉,制成炭棒烧制成新的燃料;紧接着用自产竹大量生产,现已建成年产1500吨规模工厂。该产品不仅供居民烤火取暖、烧烤食品,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后与霍山老板合作,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销量,村集体可增收20多万元。
上世纪初,岩河岭人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劈山、炸石、砌岸、挑土造田运动,把昔日的那些“鸡肠田、斗笠”一律改造成旱涝保收的高产梯田。如今,为让那些富有厚重历史底蕴的土地“活”起来,进而让农民充分“富”起来,铆定而后动的新举措出笼了。2020年10月通过流转农田,引进郑勇夫建立“英山县岩河岭家庭农场”,岩河岭的土地存量从此开启新篇章。这为改变岩河岭已远远落后的现状找到了发展的新契机。为了进一步追求幸福的美好生活,以前年轻人在不能充分满足更高愿望的情况下,多以外出务工为主,田地由此出现大面积抛荒。自从土地流转后,除支付村民租金,村集体增收,村民还可实现在地就业。如今,已初尝甜头的岩河岭人纷纷以转包、出租和股份合作等形式将大部分土地流转给第三方,形成“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的双增收模式,这为岩河岭村新农村建设注入了一股新的活水。据询问得知,他们生产的大米,无污染,品种好,温度低,生长周期长,故而深受消费者好评。家庭农场负责人郑勇夫的目标可大着呢,下一步计划将农场打造成一个研、学、赏的现代化农场,让城市人来这里体验农耕文化。让新型稻谷增质,翻倍,变成硬“黄金”。
今年又与“大冶鑫东生态农业公司”联姻,大力发展高山有机蔬菜和特色蔬菜产品。现已生产两千多坛泡菜,销售额近10万元。计划明年以蔬菜产业为主打龙头,大规模种植优质灯笼椒、豇豆、四月豆、刀豆、包菜、萝卜、玉米等无公害的蔬菜品种,该公司打算将其进一步做强做大。以此可带动100多家农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村集体增收10几万元。
具有创新意识的程世俊等一班人并不满足眼前已取得的成就。咱们不是既有着段昭想创造的神话般的历史文化,同时又有现代农业形成的诸多优势资源吗?一定要盘活这一不可多得的存量资产,在厚积薄发上深做文章。于是他们将敏锐的目光瞄向了乡村旅游这块崭新的高地上来,决心打造出属于岩河岭特有的旅游精品推向旅游市场,以期获得更为丰厚的长久效益。他们风趣地说,用个时髦的语汇,就叫“可持续发展”。
一是,当年段昭想创造的岩河岭“劈山移河造田神话”在全省历史上,早已浓墨重彩地记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是岩河岭人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如今,他们正是着重看了这一点,全面、大力发掘岩河岭这一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果断投资60多万元,以大量文物、图片、影视、实景,特别是电影记录片《英山巨变》,新建岩河岭历史文化陈列馆。全面展现移山、劈石、砌岸,肩挑、背扛、运土那一段饱经沧桑、历尽艰辛的壮观战斗场面,还原与凸现改天换地的那些壮丽画面,讴歌那一代人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让广大观众看到了过去岩河岭人移山造田、改造大自然的种种艰辛历程,重温那段厚重历史,从而更加懂得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第二,推行大面积粮食种植,恢复过往“以粮为纲”的产业风貌,以其依然雄伟壮观的连片梯田这一独特的人文景观,还有自己生产的各类旅游商品;以及葳蕤蓊郁的山川秀色等自然景观,大力推导富有岩河岭特色的观光旅游业。将辉煌的历史与奋进的当下进行有机衔接,形成历史与现实的直接碰撞,以此达到心灵的巨大震撼,从而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在“智时代”的引领下,富于创造精神的岩河岭人如今已初尝成果。自今年8月份旅游接待以来,先后有各类游客多达120多批次抵达,他们中有各级领导、党员干部、社会各界人士,更多的则是旅游团体。
铁的事实充分证明,只要用了“对的人”,不愁发展无前路!以程世俊为首的领导班子成立不到4年时间,就取得如此骄人成就,的确令人欣慰。岩河岭人当年的创业精神又回来了,岩河岭的这面大旗重又被高高举起,并且更加鲜艳夺目。当我提及这些足以让岩河岭翻卷的大手笔时,他们并没有表现出怎样的兴奋。只是淡淡地说,我们会永远赓续段昭想当年的创业精神,“以智开路”,将岩河岭的“两个文明”建设推向一个全新的境界。眼前所做和着眼的一切,都还只是一个起手式,真正的大量工作还在后头。
写到文末,脑海里突然冒出“马太效应”一词,说的是“弱者恒弱,强者愈强”现象。或许,岩河岭今天取得的显著进步,决非偶然。
相关文章推荐: